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筛选太白米抗炎、镇痛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棉球致小鼠肉芽肿模型、醋酸致小鼠疼痛反应模型,对太白米生药材、粗提取物及正丁醇、氯仿、石油醚、水等4个不同提取部位进行活性筛选。结果:太白米正丁醇提取部位(5g生药/kg )可明显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P<0.01)、抑制小鼠肉芽肿(P<0.05)、降低扭体次数(P<0.05)、延长扭体潜伏期(P<0.05),其余部位活性弱或基本无活性。结论:太白米正丁醇提取部位为抗炎、镇痛活性部位,可进一步研究开发。
推荐文章
千根草抗炎镇痛活性部位的筛选研究
千根草
抗炎
镇痛
活性部位
四君子汤抗辐射活性部位的初步筛选
四君子汤
BALB/c小鼠
辐射损伤
活性部位
鸭跖草抗炎活性部位筛选及抗炎机制
鸭跖草
抗炎
活性部位
筛选
抗炎机制
冷水七活性部位镇痛抗炎作用的研究
冷水七
镇痛作用
抗炎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太白米抗炎镇痛活性部位筛选
来源期刊 陕西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太白米/分析 动物实验 镇痛
年,卷(期) 2014,(1)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纵横】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8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5
字数 27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69.2014.01.04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建平 56 537 13.0 22.0
2 李朋朋 3 12 2.0 3.0
3 王光玲 1 4 1.0 1.0
4 吕腾 17 15 3.0 3.0
5 武璞 6 19 2.0 4.0
6 孟建国 5 32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5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太白米/分析
动物实验
镇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中医
月刊
1000-7369
61-1105/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2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16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09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