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m)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因此又被称为"兔出血性败血症"[1].该病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为革兰阴性、两端钝圆、细小、卵圆形的短杆菌,大小为(1 ~1.5)μm ×(0.25~0.5) μm,用美蓝染色可见呈两极染色、无芽孢及鞭毛的菌体.该菌在鲜血和血清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但在普通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由于巴氏杆菌毒力强弱不同,呈3种菌落形态.本菌以其荚膜抗原和菌体抗原区分血清型,我国分离的家兔多杀性巴氏杆菌以7:A为主[2].
推荐文章
拮抗链霉菌F-1013的种类鉴定及其16S rDNA序列分析
链霉菌
生物学特性
16S rDNA序列
同源树
一株高产脂肪酶产生菌16S rDNA的序列分析
脂肪酶
细菌
16S rDNA
序列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免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16S rDNA序列分析
来源期刊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11,(10) 所属期刊栏目 兽医科技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4
页数 3页 分类号 S852.6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玲 151 499 13.0 17.0
2 代洪波 9 5 2.0 2.0
3 刘孟良 9 5 2.0 2.0
4 黄仆 5 1 1.0 1.0
5 奎玲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月刊
1004-7034
23-1205/S
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路243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147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4366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