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p<,ET>(CO<,2>))在小儿非插管全麻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0例小儿非插管全麻患者,采用鼻氧管采气方法动态观察静脉全麻前、麻醉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波形变化,同时记录呼吸频率(RR)以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变化,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儿麻醉过程中SpO<,2>均维持>95%,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p<,ET>(CO<,2>2)增高有显著意义(P<0.01),最高1例达8.7 kPa(65mmHg).结论:小儿非插管全麻中容易出现呼吸功能减弱,呼吸道不畅而导致CO<,2>蓄积,鼻导管P<,ET>(CO<,2>)监测可提高小儿非插管的安全性,建议将p<,ET>(CO<,2>)作为小儿非插管全麻常规监测项目.
推荐文章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临床应用
最新进展
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呼吸末二氧化碳
监测
临床应用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用于非全麻甲状腺手术的体会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颈浅丛神经阻滞
甲状腺手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小儿非插管全麻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期刊 医疗卫生装备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呼气末二氧化碳 小儿 非插管全麻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医械临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6
页数 分类号 TH772.2|R318.6
字数 22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868.2011.08.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宁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48 130 6.0 8.0
2 鲁会卿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3 6 2.0 2.0
3 王韬渊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 9 37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呼气末二氧化碳
小儿
非插管全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疗卫生装备
月刊
1003-8868
12-1053/R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万东路106号
6-3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099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524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