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大庆朝阳沟油田提供的十块岩心相对渗透率曲线数据,首先将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两种类型的归一化相对渗透率曲线.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两种类型的无因次采液指数和含水率关系曲线,并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际区块中,对其开发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符合第一类无因次采液指数的区块提液能力有限;符合第二类无因次采液指数的区块含水率高于50%以后可以提液,最大提液幅度为初期产液量的1.2倍左右.
推荐文章
非均质水驱油藏无因次采液指数曲线的预测及应用
无因次采液指数
并联管岩心水驱油实验
非均质流场
增量图版
水驱波及系数
复杂条件下的低渗透油田生产特征
低渗透油藏
启动压力
毛管力
重力
含水率
采油指数
采液指数
启动压力和毛管压力对低渗透油田生产参数影响
低渗透油藏
启动压力
毛管力
重力
含水率
无因次采油指数
无因次采液指数
考虑流体分布差异的无因次采液指数计算方法
油水分布
无因次采液指数
视黏度
含水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低渗透油田无因次采液指数归一化处理及应用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低渗透油田归一化相对渗透率曲线 脱气半径 无因次采液指数 朝阳沟油田
年,卷(期) 201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82-2584,2587
页数 分类号 TE357.14
字数 18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815.2011.11.04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殷代印 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3 255 8.0 11.0
2 宋国亮 东北石油大学数学科学与技术学院 26 50 4.0 6.0
3 张承丽 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0 90 6.0 8.0
4 魏明国 3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2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渗透油田归一化相对渗透率曲线
脱气半径
无因次采液指数
朝阳沟油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