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川西高山松林火烧迹地的天然更新状况.[方法]通过"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对川西高山松林火烧迹地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火烧迹地上高山松天然更新效果较好,一般火烧的次年即有大量幼苗发生.同时一定频率低强度的火烧有利于高山松纯林的维持和稳定,这主要是因为该地区高山松分布于阴坡和半阴坡;灌木高山松林火烧迹地天然更新状况较好,草类高山松林火烧迹地次之,高山栎高山松林火烧迹地最差;分布在海拔2800~3600 m的高山松林火烧迹地自然恢复良好,但海拔4000 m以上的火烧迹地上更新的幼苗幼树较为稀少;阴坡、半阴坡迹地天然更新状况优于阳坡迹地,这是因为周围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变动幅度直接影响着高山松更新幼苗的成活率.[结论]该研究为加快当地植被恢复、改善环境及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供了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川西高山松林火烧迹地植被天然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动态研究
高山松
川西
物种多样性
植被变化
火烧迹地
辽河源自然保护区油松林火烧迹地林木更新研究
油松林
火烧迹地
林木更新
空间分布格局
川西高山松林火烧迹地植被天然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动态
高山松
川西
物种多样性
植被变化
火烧迹地
不同更新方式对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兴安落叶松林
火烧迹地
物种组成
多样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西高山松林火烧迹地天然更新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高山松 天然更新 火烧迹地 川西
年,卷(期) 2011,(13) 所属期刊栏目 林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57-7760
页数 分类号 S762
字数 56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1.13.08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钦彦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1 2290 25.0 47.0
2 王玉涛 9 98 5.0 9.0
3 侯广维 11 48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山松
天然更新
火烧迹地
川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