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水煮法及乙醇回流法提取黄芩有效成分的抑菌效果.方法 采用水煮法及乙醇回流法提取黄芩有效成分然后分别制得两法提取黄芩有效成分结晶物,并对4种提取物对肠炎沙门氏菌体外抑菌活性进行比较.结果 黄芩水煮法提取液的最低抑菌浓度范围在125~500mg/ml,乙醇回流法提取液的最低抑菌浓度范围在62.5~250mg/ml.水煮法提取黄芩结晶物对肠炎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茵浓度为1.25~5.00mg/ml,乙醇回流法提取的黄芩结晶物对肠炎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625~1.25mg/m1.结论 乙醇回流法提取黄芩有效成分的抑菌效果较水煮法好.
推荐文章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黄芩苷的提取方法
黄芩
黄芩苷
化学成分
提取工艺
藏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藏药
化学成分
灵芝有效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灵芝
多糖
三萜类化合物
蛋白质
生物碱
化学结构
生物活性
文冠果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文冠果
化学成分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芩有效化学成分及抑菌作用的研究分析
来源期刊 光明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芩 黄芩有效化学成分 提取法 抑菌作用
年,卷(期) 2011,(7)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56-1357
页数 分类号 R285.5
字数 17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11.07.02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78)
二级引证文献  (11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7(2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8(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9(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芩
黄芩有效化学成分
提取法
抑菌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明中医
半月刊
1003-8914
11-1592/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一巷11号院1号楼111室
82-525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347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876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