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松辽盆地杏树岗油田扶余油层以陆相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主,砂体厚度薄,横向变化快.由于地震分辨率的限制,大部分地震反射连续性差,能量变化大,空问分布非常不稳定,在细分层序单元内(一般是四级或四级以上层序)等时对比追踪每一个层序界面是困难的,而沿等时切片进行属性提取与分析,则存在穿时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利用地震沉积学基本理论,结合松辽盆地实际沉积特征,采用基于参考标准层的层拉平精细解释、井震统层建立等时地层格架、等比例地层切片技术、最佳属性视窗刻画地震地貌等技术对该区河道砂体进行了精细刻画,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区内河道沉积特征得到清晰刻画,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地震沉积学,并形成了陆相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和基本工作流程.
推荐文章
致密油层沉积富集模式与勘探开发成效分析 ——以松辽盆地北部扶余油层为例
致密油
沉积富集模式
甜点识别技术
成效分析
松辽盆地北部
开发测井资料在扶余油田的应用
开发测井
测井资料
调整方案
分析
应用
扶余油田
扶余油田中城区扶余油层沉积微相及其沉积模式
扶余油层
沉积微相
三角洲前缘
三角洲平原
沉积模式
大庆长垣中部扶余油层潜力研究
扶余油层
地质特征
潜力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震沉积学在杏树岗油田扶余油层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扶余油层 地震沉积学 地层切片 地震属性
年,卷(期) 201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69-2574
页数 分类号 TE121.34
字数 29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815.2011.11.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毕殿辉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5 14 3.0 3.0
2 徐龙 4 3 1.0 1.0
3 刘继顺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 3 1.0 1.0
4 姚一林 江苏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处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扶余油层
地震沉积学
地层切片
地震属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