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越发频繁,这对以政府为领导,NGO和其他社会组织为重要补充的紧急救援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其不断提升应急力和判断力。以下将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为例,重点介绍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政府展开的救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NGO和相关媒体的行动也作出大致概括。
推荐文章
我国地热前兆观测台网的现状及对汶川地震的响应
地热前兆
台网分布
汶川地震
同震响应
影响地震救灾效率的因素分析——以汶川8.0级地震和玉树7.1级地震为例
地震救灾效率
多元素分析法
死亡人数
汶川8.0级地震
玉树7.1级地震
汶川地震后60个月救灾志愿者替代性创伤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救灾志愿者
替代性创伤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救灾程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汶川地震为例
来源期刊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救灾现状 特点 问题 汶川地震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社科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1-262
页数 2页 分类号 P31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救灾现状
特点
问题
汶川地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5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3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