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程度SIRS患儿凝血功能,C-反应蛋白(CRP)及D-二聚体(D-D)水平变化,探讨其与病情危重程度关系,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11年3月间在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PICU住院的SIRS患儿为研究对象,且小儿危重病情评分小于90分,共70例,男49例,女21例.根据SIRS诊断标准及病情程度将SIRS患儿分为3组,SIRSⅠ组(符合二项诊断指标)20例、SIRSⅡ组(符合三项诊断指标)23例、SIRSⅢ组(符合四项诊断指标)27例.选择同期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查体儿童52例为正常对照组.SIRS组患儿入院后24h内进行危重病例评分,监测生命体征,进行血常规,血生化检测.据原发病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查,如ELISA方法检测血清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特异性抗体,以明确感染病原.同时常规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四组受试对象采集静脉血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含量.结果 SIRS三组患儿凝血功能均异常,CRP,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SIRS符合项数增多,SIRS危重症评分越低及受损器官增多,病死率明显增高.SIRSⅢ组发生MODS的例数高于SIRSⅡ和SIRSⅠ组.SIRS组患儿凝血功能检测中PT、TT、APTT以及INR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病情程度加重而增高,差异极显著;而SIRS组患儿FIB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SIRS三组间无明显差异.SIRS组患儿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结论 SIRS患儿存在凝血机制活化,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数越多,病情越重,凝血功能紊乱越显著,脏器损害越重,病死率越高.病情越重组CRP浓度越高,CRP可作为判断SIRS病情及预后的指标.SIRS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提示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凝血功能出现紊乱.且随SIRS程度加重、病情恶化时升高程度更显著.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检测SIRS的危重程度,预测MODS及其预后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