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吡拉西坦片的抗D-半乳糖性骨质疏松效应.方法6月龄SD普通级雄性大鼠3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对照组、D-半乳糖模型组、吡拉西坦低剂量组、吡拉西坦高剂量组、司坦唑醇组5组,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用药组分别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 mg·kg -·d-1,对照组和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胃,用药组分别每日用吡拉西坦500 mg/kg,1000 mg/kg,司坦唑醇600 mg/kg灌胃.3个月后,心脏取血处死大鼠,获取血清,取出左侧股骨,测定骨干、湿重,同时取出左侧胫骨和第四腰椎,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化学发光法测定血糖含量.结果模型组骨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吡拉西坦高剂量组和司坦唑醇组骨量较模型组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的血清睾酮含量较对照组降低,吡拉西坦组的血清睾酮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变化,但司坦唑醇组血清睾酮则明显上升,各组血糖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吡拉两坦可能通过提高脑功能达到抗骨质疏松效应,而司坦唑醇则通过提高体内雄激素水平达到抗骨质疏松效应.
推荐文章
3-叠氮基丙基-β-D-吡喃半乳糖苷的合成工艺改进
D-半乳糖
β-D-吡喃半乳糖苷
合成
工艺改进
新型4,6-脱水-α-D-吡喃型半乳糖衍生物的合成
D-吡喃型半乳糖
4,6-脱水糖
合成
D-半乳糖对雄性大鼠腰椎骨密度和血清睾酮含量的影响
D-半乳糖
骨质疏松
睾酮
黄体生成素
D-半乳糖致大鼠衰老模型的研究
D-半乳糖
凋亡
p-AKt
衰老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吡拉西坦抗D-半乳糖性骨质疏松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中国老年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吡拉西坦 司坦唑醇 抗骨质疏松
年,卷(期) 2011,(18)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64-3566
页数 分类号 R33
字数 35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202.2011.18.05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铁 广东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387 3344 28.0 37.0
2 崔燎 广东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184 1955 23.0 34.0
3 罗红梅 广东医学院生理科学实验室 11 71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吡拉西坦
司坦唑醇
抗骨质疏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老年学杂志
半月刊
1005-9202
22-1241/R
大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12-74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173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27410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