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世界电影理论史上一直存在着两大电影本性观的争论,其一是以爱因汉姆和巴拉兹为代表的“造型派”,强调电影艺术不是对现实的机械复制,而是将被关照的现实特性转换成一种媒介形式,电影艺术来自于它与现实的差异。而以巴赞和克拉考尔为代表的“写实派”则认为,电影的本性是对“物质现实的复原”,是对真实世界客观的、真实的再现。本文以个人观点浅谈电影本体论以及写实主义在电影实例中的具体表现。
推荐文章
写实主义蜡像雕塑的艺术语言
写实主义
蜡像雕塑
审美价值
艺术语言
写实主义在《米花之味》少数民族题材中的体现
视听语言
《米花之味》
写实主义电影理论
少数民族电影
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新写实小说
现实主义小说
后现代主义
探析电影《芳华》的艺术改编
《芳华》
主题
角色修改
人性
叙述视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影作为艺术以及电影写实主义倾向浅谈
来源期刊 文艺生活:下旬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电影艺术 影像表意 现实主义 电影真实
年,卷(期) 2011,(11) 所属期刊栏目 影视评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152,155
页数 分类号 J902
字数 261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尹一凡 西南大学文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影艺术
影像表意
现实主义
电影真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生活·下旬刊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95
总下载数(次)
114
总被引数(次)
56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