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出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和出凝血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血样测定先分析单个出凝血常规的临床意义,再组合分析多个出凝血常规临床意义(以肝脏疾病为例).对我院2007年2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乙型肝炎和炎症后肝硬化患者80例,以及30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收集血液样本,使用半自动凝分析仪进行分析检测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等指标.结果: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因子是否异常,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因子情况,FIB可见于血栓性疾病或出血性疾病.联合分析各项指标,在各项肝病中,APTT在各组问均有显著差异(P<0.05),PT在重症肝炎和肝硬化上与其他两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TT在重症肝炎上与其他散瘀有显著差异(P<0.05),FIB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出凝血常规检测室内质控对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疾病有重要价值,其联合分析在肝脏疾病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出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临床意义分析
来源期刊 健康必读(下旬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半自动凝分析仪 凝血常规 室内质控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4
页数 分类号 R446
字数 215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湘云 望城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3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半自动凝分析仪
凝血常规
室内质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健康必读(下旬刊)
月刊
1672-3783
43-1386/R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35号100088信箱22分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759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97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