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工人新村作为建国时期上海城市风貌的典型代表,是一段需要展现给后世的真实风貌,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但保护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地块内部的居住建筑随着年代推移,物质老化,室内功能布局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的居住功能需求,表现出种种的不适应性,新村的居民,大多为城市中低收入阶层,没法通过市场途径改善居住条件,寄希望于政府拆迁能给他们改善居住条件的机会;但曹杨新村作为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又是那一段历史的象征,可谓两难.
推荐文章
城市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模式探讨——以上海市为例
上海市
野生动物栖息地
保护模式
城市
上海市企业家精神激发与保护研究
企业家精神
评价体系
内容分析法
政策建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海市曹杨新村的保护模式与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城市建设(下旬)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曹杨新村 保护 方式 青年公寓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4
页数 2页 分类号 F29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曹杨新村
保护
方式
青年公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旬刊
2095-2104
11-9313/TU
16开
北京市
80-307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2962
总下载数(次)
847
总被引数(次)
17287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