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在脑卒中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95例患者头颅CT明确脑卒中(而且偏瘫侧肌力0-1级)后检测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然后采用药物治疗、综合康复措施治疗,治疗时间为6周.结果 95例患者经过为期6周的药物、综合康复治疗后,双侧体感诱发电位N20波幅比小于50%18例,显效(肌力4-5级)11例(61%)、有效(肌力2-3级)7例(39%)、无效(肌力0-1级)0例(0%).双侧体感诱发电位N20波幅比大于50%小于90%32例,显效(肌力4-5级)11例(34.4%)、有效(肌力2-3级)例17(53.1%)、无效(肌力0-1级)4例(12.5%)双侧体感诱发电位N20波幅比大于90%45例,显效(肌力4-5级)5例(11.1%)、有效(肌力2-3级)28例(62.2%)、无效(肌力0-1级)12例(26.7%).结论 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对脑卒中预后评估有积极指导作用.
推荐文章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联合体感诱发电位对脑卒中昏迷患者功能预后的评估作用
昏迷
诱发电位,听觉,脑干
诱发电位,躯体感觉
预后
体感诱发电位在昏迷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作用
体感诱发电位
昏迷
意识恢复
预后
体感诱发电位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预后预测作用的Meta分析
颅脑创伤
诱发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
预后
体感诱发电位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体感诱发电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脑血管病
昏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在脑卒中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医学信息(上旬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 脑卒中 预后评估
年,卷(期) 2011,(7)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1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86-4287
页数 分类号 R743.33
字数 18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1959.2011.07.2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2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上肢体感诱发电位
脑卒中
预后评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信息
半月刊
1006-1959
61-1278/R
大16开
西安曲江新区雁翔路3001号旺座曲江G座10705号
52-98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691
总下载数(次)
86
总被引数(次)
1398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