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析了牡丹在中国备受人们喜爱的自然和社会文化原因,认为人们喜欢牡丹不仅仅是由于它的美丽和香味,更由于其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是富贵和吉祥的象征,是中国主流文化和传统审美观的代表.介绍了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四川彭州三大牡丹栽培和观赏中心的牡丹繁育、栽培现状,以及在这三大栽培中心举办的每年一度的以牡丹为主题的旅游节庆活动.以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牡丹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对现代花卉旅游的影响,更好地理解牡丹和中国人民审美情结、国民气质之间的关系.
推荐文章
牡丹文化融入牡丹城生态旅游的思考
牡丹文化
生态旅游
西部经济隆起带
菏泽
旅游景观审美层次与结构探析
旅游景观
审美
结构
层次
文化规则
多视角解析旅游建筑的文化审美及内涵
旅游建筑
审美
风格
赏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文化与审美视角的中国牡丹旅游分析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牡丹 中国 旅游 文化与审美
年,卷(期) 2011,(35) 所属期刊栏目 景观·农村旅游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882-21883,21921
页数 分类号 F592
字数 46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1.35.1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弘 成都大学城乡建设学院 28 82 5.0 8.0
2 王小红 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 20 112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牡丹
中国
旅游
文化与审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