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水热法以硫代乙酰胺为硫源在铜片上沉积了Cu2S纳米薄膜,研究了添加剂种类对产物结构、形貌及紫外–可见光吸收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红外光谱(IR)测试表明,产物为正交结构Cu2S,添加剂影响着产物的结晶及形貌。机理分析显示,在水热条件下添加剂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薄膜的形成过程。紫外–可见(UV-vis)光吸收性能测试及直接带隙计算表明,与Cu2S本体相比,所得薄膜带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蓝移,这归因于样品的量子限制效应影响大于库仑项的影响。
推荐文章
Fe掺杂TiO2薄膜的低温制备及光吸收性能研究
TiO2薄膜
Fe掺杂
低温
结构
光吸收
粒径对空心镍球光吸收性能的影响
空心镍球
光吸收性能
粒径
粒径对超细空心镍球光吸收性能的影响
空心镍球
粒径
光吸收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片上水热法制备纳米Cu2S薄膜及光吸收性能
来源期刊 纳米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Cu2S纳米薄膜 水热法 紫外–可见光吸收性能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B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u2S纳米薄膜
水热法
紫外–可见光吸收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纳米技术
季刊
2161-086X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92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