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分液冷凝换热器的毛细作用气液分离流动过程,建立了稳定流动情况下的一维数学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静压、重力、毛细压力、切应力的影响;考察了在稳定状态下孔径、孔数以及其组合方式对液膜高度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入口干度和流量对液膜高度的影响;发现孔径和孔数对液膜高度影响基本相同,都是随着数值的增大而液膜高度减小.孔径为1.3mm、孔数为8时液膜高度都分别为零,气液分离失效,但是干度和流量的对液膜高度影响趋势却相反.在干度为0.5、流量为0.058 kg/s时液膜高度也都分别为零,气液分离失效.
推荐文章
颗粒间的毛细作用以及吸应力特征曲线分析
Young-Laplace方程
非饱和土
液桥
吸应力特征曲线
有效应力原理
载人航天器气液分离技术综述
载人航天器
气液分离技术
离心式分离器
气泡捕集分离器
冷凝式分离器
颗粒间的毛细作用以及吸应力特征曲线分析
Young-Laplace方程
非饱和土
液桥
吸应力特征曲线
有效应力原理
非饱和土路基毛细作用的数值与解析方法研究
分形理论
Richards方程
毛细作用
非饱和土路基
初始含水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毛细作用气液分离过程的理论分析
来源期刊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气液分离 孔径 孔数 干度 流量 毛细作用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K72
字数 289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162.2012.04.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迪 清华大学相变与界面传递现象实验室 24 186 6.0 13.0
5 陈颖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129 803 16.0 21.0
6 谭凯 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 6 37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液分离
孔径
孔数
干度
流量
毛细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7162
44-1428/T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东风东路729号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6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9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