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血液自体荧光光谱分析探讨黄芪多糖对H22荷瘤小鼠肿瘤抑制作用机制.方法 将H22荷瘤小鼠随机分为肿瘤组、5-氟尿嘧啶(5-Fu)组和黄芪多糖(APS)组,采用970CRT荧光分光光度计,以312 nm和405 nm波长的光激发,检测其血清自体荧光光谱和红细胞中卟啉自体荧光光谱,分别测量波峰的位置、形态、荧光强度并分析.结果 血清自体荧光实验中3组均在380 nm和460 nm出现峰值,5-Fu和APS组相对荧光强度强于肿瘤组(P<0.05);红细胞卟啉自体荧光实验中,肿瘤组的锌卟啉峰值与原卟啉峰值比大于1,而两用药组均小于1(P<0.05).结论 APS可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和一些特定蛋白质的含量产生抑癌作用.
推荐文章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的新进展
X射线
荧光光谱
光谱分析
理学3370E X荧光光谱分析仪的故障分析及处理
X荧光光谱分析
故障分析
故障处理
南海区平台石油的特征荧光光谱分析
荧光光谱法
溢油鉴别
指纹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通过血液自体荧光光谱分析探讨黄芪多糖的抑癌作用
来源期刊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芪多糖 5-氟尿嘧啶 H22荷瘤小鼠 血液自体荧光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7-359
页数 分类号 R979.1
字数 26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905.2012.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月涵 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物理学教研室 10 11 2.0 3.0
2 马波 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物理学教研室 11 69 5.0 8.0
3 陈丽娜 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物理学教研室 23 91 5.0 9.0
4 吕亚娜 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物理学教研室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2)
共引文献  (206)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芪多糖
5-氟尿嘧啶
H22荷瘤小鼠
血液自体荧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905
23-1159/R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14-101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0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