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现代医学理念错误地引导医生将疾病当作车间里亟待维修的零件,身上零件出了问题的病人只是维修和管理的对象,医学专业训练反而使他们丧失了理解和关心病人的能力。医患双方之间存在视差位移不单纯源自误解或知识的缺乏——病人缺乏医学知识而医生缺乏关于病人的生活体验,而是双方在深层次的定位上相互冲突。为消除医生与病人之间的视差,本文力图从医学框架之外寻找叙事学知识来填补视觉实践和临床实践的空缺。以细胞膜的受体和配体为喻,本文认为医学实践和叙事性实践这两个空间界域的融合使我们的"细胞膜"上有无数故事"受体"可以依赖,随时可以被听到的新故事激活,通过医生和病人两个主体间的膜渗作用,这个有关跨边界接触的生物学模式想象出一个自我,他/她/它随时做好了启动接触的准备,继而实现医生和病人间的视阈融合以及深层次上的动态认可。
推荐文章
叙事的游戏——论余华小说《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的叙事手法
《此文献给少女杨柳》
先锋小说
故事
叙事手法
视角
时间概念
新世纪“底层叙事”与新写实小说比较论
新写实小说
新世纪
底层叙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身体的小说化:论医学与叙事的互补
来源期刊 叙事:中国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医学实践 叙事性实践 空间界域 主体间 视差位移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87
页数 25页 分类号 I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晓霖 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55 255 6.0 15.0
2 丽塔·夏蓉 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医学实践
叙事性实践
空间界域
主体间
视差位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叙事:中国版
年刊
出版文献量(篇)
12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