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遮诠法'是佛教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把握事物本质或实相的思维方法或表述手法。它在早期佛教的文献中就有展示,后来的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的各种文献中也大量出现。许多佛教思想家认为,事物的真实本质不能使用名言概念等进行正面表述,要通过不断否定各种描述事物特性的名相等来体悟。佛教中使用的遮诠法与古印度远古圣典吠陀和奥义书中的这类成分有思想渊源关系,与印度思想史上的吠檀多派使用的遮诠法也有类似之处。研究这方面的内容,对于认识东方哲学的特色,继承和发展古代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具有积极意义。
推荐文章
简论民国时期流传于西北的佛教宗派法幢宗
心道法师
法幢宗
汉藏佛教文化交流
简论佛教生态观中的和谐思想
佛教
生态观
和谐社会
明清诗歌中的佛教圣地梵净山
明清诗歌
梵净山
圣地
佛教在西藏的早期传播
佛教
藏传佛教
苯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佛教文献中的“遮诠法”
来源期刊 中国佛学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遮诠法 思维方式 佛教 吠陀 奥义书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7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B94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卫群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 95 180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遮诠法
思维方式
佛教
吠陀
奥义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佛学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88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