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对经预处理的太阳能电池用硅片在硫酸铜溶液中光诱导沉积铜而制备光伏电极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带电入槽而无冲击电流的操作方式时,所得到的沉积层具有较好的结合力.采用封闭背电极的操作方式可以减少铝层溶解而避免镀液被污染.若采用开放的连接方式,铝电极的溶解和金属铜的沉积取决于外加电位.当施加电位为-0.5 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时,可以阻止铝背电极的溶解.
推荐文章
纳米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纳米硅薄膜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沉积理论
性能
太阳能电池功率影响因素研究
光伏电池
仿真模型
输出功率
短路电流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用微细银粉制备研究进展
太阳能电池
银粉
还原剂
分散剂
形貌控制
高方阻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电极的匹配设计与烧结工艺
扩散法
丝网印刷
方块电阻
烧结工艺
光电转换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光诱导沉积铜制备硅太阳能电池电极的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电镀与涂饰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硅太阳能电池 光诱导沉积 铝背电极 结合力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电沉淀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分类号 TQ153.14|TQ153.3
字数 28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227X.2012.09.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伟善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234 2632 25.0 39.0
2 黄启明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25 263 10.0 15.0
3 罗建成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6 8 2.0 2.0
4 莫烨强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 8 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硅太阳能电池
光诱导沉积
铝背电极
结合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镀与涂饰
半月刊
1004-227X
44-1237/TS
大16开
广州市科学城科研路6号
46-15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96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235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