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为支撑膜,S-(+)-萘普生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制备了分子印迹复合膜.通过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了热聚合和光聚合两种引发方式对膜形貌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膜中存在着三维空间结构和功能基均与模板分子互补的孔穴组成的通道,该通道可选择性地透过 S-(+)-萘普生,在压力和亲和力的协同作用下,最大分离因子可达6.19
推荐文章
D-色氨酸印迹中空纤维复合膜制备及其性能
手性分子印迹
复合膜
手性识别
D-色氨酸
醋酸纤维-(S)-萘普生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分离性能
醋酸纤维膜
萘普生
酮洛芬
分子印迹复合膜
制备
分离
分子印迹复合膜在中药活性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中药
提取分离
分子印迹技术
分子印迹膜
填充型中空纤维复合膜的制备及应用
填充膜
中空纤维复合膜
有机蒸汽
分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空纤维分子印迹复合膜选择性分离萘普生对映体
来源期刊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复合膜 S-(+)-萘普生 手性分离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7
页数 分类号 TQ028.8
字数 377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利军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56 178 8.0 10.0
2 朱路平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26 65 5.0 6.0
3 邴乃慈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28 144 7.0 11.0
4 田震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25 118 7.0 9.0
5 李奕怀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14 21 3.0 3.0
6 靳海英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7 13 2.0 3.0
7 汪玲玲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 17 2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子印迹技术
复合膜
S-(+)-萘普生
手性分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季刊
1001-4543
31-1496/T
大16开
上海金海路2360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3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5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