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线弹性有限元法模拟分析了微孔洞相对材料表面深度的变化对应力集中及疲劳裂纹萌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孔洞直径尺寸大小仅影响相应的应力集中分布区域的大小,而微孔洞相对材料表面深度的位置决定了其最大应力集中系数的大小.当微孔洞处于材料表面下并与表面相切时,应力集中系数达到最大值,当微孔洞相对材料表面深度的位置偏离此位置时,应力集中系数急剧下降.研究结果合理解释了实验中观察到的疲劳裂纹在微孔洞处萌生现象,即疲劳裂纹优先在与样品表面相切上半部的微孔洞上萌生,尤其在样品表面下且与表面相切的微孔洞处.
推荐文章
低周疲劳下16MnR微孔的裂纹萌生与扩展
微孔
低周疲劳
裂纹萌生
裂纹扩展
高温疲劳短裂纹萌生与扩展的实验研究
高温疲劳
疲劳短裂纹
裂纹萌生与扩展
铸件中显微孔洞特征及其对疲劳寿命 影响的研究进展
铸件
显微孔洞
特征分布规律
尺寸预测
疲劳寿命
汽车变速箱齿轮疲劳裂纹萌生区域预测
残余应力
硬度
疲劳强度
裂纹萌生
变速箱齿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孔洞在材料表面的深度变化对应力集中及疲劳裂纹萌生的影响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燕山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孔洞 应力集中 FEM 裂纹萌生 疲劳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机械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297
页数 分类号 O346|TG146
字数 39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91X.2012.04.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臧新良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41 226 8.0 13.0
2 许志强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38 264 10.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孔洞
应力集中
FEM
裂纹萌生
疲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燕山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791X
13-1219/N
大16开
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西段438号
18-73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5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25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