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尼龙网袋法,研究了水稻秸秆还田的资源化利用过程中腐解变化特征,分析了秸秆还田对土壤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腐解率随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而腐解速率则呈现早期快后期慢的特点;秸秆在耕作下还田腐解效果要好于免耕还田。水稻秸秆还田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和油菜作物的产量。该研究可为秸秆的资源化循环利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参数依据。
推荐文章
油菜秸秆还田腐解变化特征及其培肥土壤的作用
油菜秸秆
秸秆还田
还田量
还田深度
腐解速率
土壤养分
水稻产量
作物秸秆堆制还田培肥土壤技术研究
农作物秸秆
烤烟
农艺性状
生产
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效果
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质
土壤肥力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农户对秸秆还田的认知态度
覆盖还田
机械粉碎还田
秸秆焚烧
秸秆还田
燃料
饲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秸秆还田的资源化利用与培肥土壤研究
来源期刊 可持续发展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水稻秸秆 秸秆还田 资源化 培肥土壤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3
页数 4页 分类号 S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友华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97 4309 32.0 51.0
2 胡宏祥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68 944 19.0 28.0
3 汪玉芳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12 58 3.0 7.0
4 邸云飞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9 70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秸秆
秸秆还田
资源化
培肥土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可持续发展
季刊
2160-7540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41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