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提高泵送流量,获得连续、低脉动的输出特性,设计了一种单振子双腔体V形管无阀压电泵,并建立其几何模型,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采用Fluent软件的动网格模型对其内部流动进行数值分析.对压电泵内部流场进行动态模拟,得到不同时期压电泵内部的压力、速度及瞬时流量等动态特征,将双晶片压电振子的动态特征和流体的运动特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结果与压电泵的工作原理相吻合,验证了动网格模型应用于压电泵数值模拟计算的可行性.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研究了驱动频率、压电振子振幅、泵腔高度和V形管位置对单振子双腔体V形管无阀压电泵输出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驱动频率为250 Hz时单振子双腔体V形管无阀压电泵的出口流量最大;压电振子振幅越大,出口流量越大;合理选择一组振幅值、泵腔高度和管道位置,便可得到压电泵的最优输出性能.
推荐文章
单振子双腔体压电泵的输出性能实验
单振子双腔体
压电泵
输出性能
测试参数
单振子双腔体压电薄膜泵的研究
压电薄膜泵
双腔体
单振子
单振子双腔体无阀压电泵结构设计与机理分析
单振子双腔体
无阀压电泵
机理分析
输出流量
V型无阀压电泵的流场分析
无阀压电泵
V型管
有限元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振子双腔体V形管无阀压电泵的流场分析
来源期刊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压电泵 流场 输出性能 数值模拟 可行性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泵理论与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3-156,166
页数 分类号 S277.9|TH311
字数 32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530.2012.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健 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59 495 13.0 19.0
2 何秀华 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9 177 8.0 11.0
3 毕雨时 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6 39 4.0 6.0
4 邓志丹 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9 42 4.0 5.0
5 李富 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4 25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压电泵
流场
输出性能
数值模拟
可行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月刊
1674-8530
32-1814/TH
大16开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28-82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0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33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