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牟宗三认为中国哲学关注的是“人”,以“生命”为中心,重主体性与内在道德性;西方哲学关注的是“自然”,以知识为中心,重客体性。佛教天台宗之“一心开二门”的思想可为中西哲学的会通理论上提供一个整体架构。真如门就相当于康德所说的智思界,生灭门则相当于感触界。在现象界方面,中国哲学须开出知识论;在智思界领域,西方哲学须开出以智的直觉之呈现来通透二界隔阂的无执的存有论。总之,中西哲学会通达到的理想哲学状态即以良知之一心(以智的直觉的形式)开出感触界与智思界之二门的哲学形态,也即是儒家哲学之道德的形而上学之圆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牟宗三先生中西哲学的分判与会通思想
来源期刊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分判与会通 主体性存有论 两界划分 智的直觉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哲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4
页数 分类号 B26
字数 71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671.2012.0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冰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13 26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判与会通
主体性存有论
两界划分
智的直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4-4671
45-1300/Z
大16开
广西玉林市教育东路1303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91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