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SPIP),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肠液中缬沙坦的浓度,研究缬沙坦的肠吸收动力学与P-糖蛋白(P-gp)和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对缬沙坦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缬沙坦为全肠段吸收,吸收速率与灌流液的pH和肠段部位有关,吸收速率按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和回肠顺序下降.缬沙坦在十二指肠的非线性吸收动力学参数为Ka =0.328 h-1;Vm =72.652 μmol/(L·h);Km=10.968μmol/L;Vms =69.115μmol/(L·h);Kms=0 μmol/L.空肠、结肠和回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595±0.091),(0.586±0.153)和(0.551±0.030)h-1.与原药组相比,含P-gp抑制剂药物组Papp显著增加,含OATP抑制剂药物组Papp显著减少(P<0.05).缬沙坦的肠吸收机制为主动转运-被动扩散混合吸收,符合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推荐文章
磷酸瑞格列汀和缬沙坦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
磷酸瑞格列汀
缬沙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药代动力学
阿魏酸对大鼠体内氯沙坦钾的药代动力学影响
阿魏酸
SD大鼠
氯沙坦
药代动力学
雷公藤多苷片对缬沙坦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缬沙坦
雷公藤多苷片
药代动力学
药物相互作用
补骨脂酚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补骨脂酚
单向肠灌流
肠吸收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缬沙坦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
来源期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缬沙坦 单向肠灌流 P-糖蛋白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136
页数 分类号 R944
字数 632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建平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242 2349 24.0 32.0
2 蒋海松 8 24 3.0 4.0
3 林旭升 中国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2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缬沙坦
单向肠灌流
P-糖蛋白
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5048
32-1157/R
大16开
南京市童家巷24号28信箱
28-115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3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