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胡黄连苦苷I在大鼠肠道各区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吸收部位,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生物药剂学依据.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实验,用HPLC对循环液中的胡黄连苦苷Ⅰ进行分析,研究其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 胡黄连苦苷Ⅰ在肠道各部位的吸收速率常数ka(h-1)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 10-7)按照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的顺序依次下降.结论 胡黄连苦苷Ⅰ在肠道内无明显的特异吸收部位,药物在肠道内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特征.
推荐文章
胡黄连苦苷Ⅰ大鼠药动学及血浆蛋白结合率研究
胡黄连苦苷Ⅰ
药代动力学
血浆蛋白结合率
胡黄连苦苷Ⅱ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及其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胡黄连苦苷Ⅱ
药代动力学
血浆蛋白结合率
胡黄连苷-Ⅰ和胡黄连苷-Ⅱ研究进展
胡黄连苷-Ⅰ
胡黄连苷-Ⅱ
研究进展
芍药苷微乳溶液在大鼠在体肠的吸收动力学研究
芍药苷
微乳
吸收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胡黄连苦苷I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医药信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胡黄连苦苷Ⅰ 吸收动力学 在体肠灌流模型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
页数 分类号 R285.5
字数 25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406.2011.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匡海学 214 1687 23.0 32.0
2 阎雪莹 82 405 10.0 17.0
3 高宏伟 13 50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胡黄连苦苷Ⅰ
吸收动力学
在体肠灌流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信息
双月刊
1002-2406
23-1194/R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14-132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7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93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