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66年到1978年郭沫若由一个文学闯将转变成党喇叭,这一角色转折使他的晚年蒙上了浓烈的政治色彩。对于郭沫若晚年的这一转变大多数的研究者多从当时中国政治和文化的整体氛围着眼,即采用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个体的研究方法,难免带有先人为主的偏见,容易滑向政治化对个人隐性遮蔽的泥淖。本文从郭沫若晚年佚作研究出发,发现晚年的郭沫若不管是政治活动还是文学研究,都带有一种或明或暗的民族主义情结,对内以敬佩以毛泽东为典范的领袖,响应国家和党中央关于农业、工业、科技现代化的政策和决定,以民族特色看待人类活动,发掘并传承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对外积极声援第三世界国家的非殖民化运动,反对美帝国主义和苏联修正主义。由此可见对民族主义的认同是窥测晚年郭沫若人格嬗变的一个窗口。
推荐文章
论民族主义解构
解构
民族主义解构
价值取向
中国民族主义思潮概述
中国民族主义
思想特点
历史影响
宗教民族主义的变迁
宗教 Religion
民族 Nation
正义 Justice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论郭沫若晚年民族主义情结
来源期刊 淄博师专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郭沫若 晚年时期 民族主义情结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3
页数 7页 分类号 I206.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逯艳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院 26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郭沫若
晚年时期
民族主义情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淄博师专论丛
季刊
大16开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1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