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浅层低渗透油藏由于泥质含量高、易被压裂和反复堵塞,导致储层井间连通性认识不清,措施不能及时有效实施.结合现场实际条件,分析了各种连通性分析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有效认识该类储层井间连通性的方法,即利用地质分析与生产动态分析相结合、各种辅助措施加以验证,并将吸水剖面用于连通性分析.该方法包括地层精细划分、储层特征对比、历史注采动态分析、吸水剖面测试对比、干扰试井分析.该区某油田35-4井组实际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分析井间连通性,准确率高,吸水剖面测试对比和干扰试井可有效验证井间连通性分析结果.
推荐文章
油气藏井间连通性研究方法
油藏
气藏
连通性
研究方法
注采井井间连通性的定量研究
动态数据
采收率
连通性
数值模拟
模型
应用脉冲试井分析注聚油藏井间连通性
注聚油藏
井间连通性
井底压力曲线
根据水驱中井底压力波动推断井间连通性
水驱
注水井
采油井
压力波动
井间连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层低渗透油层井间连通性分析方法
来源期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浅层低渗 连通性 小层划分 注采动态 吸水剖面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油藏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0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348
字数 44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754.2012.06.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蒲春生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56 325 9.0 13.0
5 郑黎明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13 2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0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5)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浅层低渗
连通性
小层划分
注采动态
吸水剖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双月刊
1000-3754
23-1286/TE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让胡路区勘探开发研究院
14-10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52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