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强震区北川县内地表被大量松散堆积物覆盖,在震后的4年时间里,历经几次暴雨过程,导致地表松散堆积物启动,从而诱发大量泥石流的暴发.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统计出泥石流堆积方量及分析4年来泥石流堆积体的演变规律,本文在北川地区选取安昌河流域沿老场口河的7条泥石流沟作为典型研究区,并在其下游选取了7条泥石流进行验证.利用野外调查及高精度的遥感影像统计了泥石流堆积区的前缘宽、中部宽、后缘宽、堆积角度、中部至前缘长、斜长、均厚共7个特征参数,以此作为泥石流堆积方量计算的参数,经过回归分析精简参数得到强震区泥石流的堆积量模型.通过两年来泥石流堆积区的变化进一步研究了泥石流堆积的演化规律.
推荐文章
汶川强震区泥石流起动模型试验分析
强震区
泥石流
起动模型
汶川震区暴雨泥石流危险范围预测研究
泥石流
危险范围
条件因子
预测模型
汶川地震
泥石流堆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分析及分形维数预测
泥石流
堆积物
颗粒分维数
支持向量机
预测
北京大西沟北沟泥石流堆积物特征
北京山区
泥石流
堆积物
粒度参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强震区泥石流堆积物的演化特征与方量估算模型
来源期刊 水利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泥石流 堆积区 回归分析
年,卷(期) 2012,(z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121
页数 分类号 P642.23
字数 344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川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134 3572 31.0 56.0
2 夏添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7 36 4.0 5.0
3 常鸣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48 372 12.0 18.0
4 黄勋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5 54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汶川地震
泥石流
堆积区
回归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利学报
月刊
0559-9350
11-1882/TV
大16开
北京复兴路甲一号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A座1156室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5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742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