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研究在近年来呈复兴之势。作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埃尔斯特运用方法论个人主义、理性选择理论,从集体行动理论视角,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阶级定义、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进行了“分析的重构”,以求奠定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微观基础”。埃尔斯特对于社会宏观现象背后“微观基础”的探寻,以及研究方法论的创新,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埃尔斯特泛化了阶级概念,其阶级理论的“去政治化”无意中为资本主义提供了一种合法化的佐证。而作为工具的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缺陷致使他对马克思的文本和集体行动理论存在某些误读。
推荐文章
审视与反思:马克思无产阶级理论的两种当代解读
无产阶级
主体性
奈格里
雷蒙·阿隆
马克思产权理论视角下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马克思产权理论
集体林权改革
分析
马克思阶级学说形成原因剖析与启示
阶级学说
社会力
生产力
科学地理解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按劳分配
内涵
实现条件
历史进步意义
局限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集体行动的“微观基础”:埃尔斯特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重构
来源期刊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埃尔斯特 方法论个人主义 微观基础 阶级理论 重构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1
页数 6页 分类号 F741.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云翔 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 4 8 2.0 2.0
2 王志刚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43 148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埃尔斯特
方法论个人主义
微观基础
阶级理论
重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
月刊
1001-2699
11-4236/A
北京张自忠路3号
出版文献量(篇)
1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