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陈寅恪先生极为重视对联,1932年由他拟就的清华大学国文入学考试试题,即含“对对子”一项,一时舆论哗然。先生曾特地撰文讨论对联的意义,认为对联“所对不逾十字,已能表现中国语文特性之多方面”①。此事已为世人所熟知,故不具述。
推荐文章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沟道治理途径研究
沟道治理
技术条件
治理途径
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小流域土壤渗透特性研究
土壤渗透
饱和渗透率
土地利用
黄土高原
黄河流域第三副区坝系拦沙输沙监测成果分析
淤地坝
拦沙量
输沙
聂家河小流域
黄土丘陵第三副区典型淤地坝系结构特征分析
淤地坝系
级联方式
水沙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陈寅恪集》未收对联三副并释
来源期刊 书品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陈寅恪 对联 考试试题 清华大学 中国语文 对对子 入学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2
页数 5页 分类号 G649.2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陈寅恪
对联
考试试题
清华大学
中国语文
对对子
入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书品
季刊
1002-9850
北京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
出版文献量(篇)
2416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