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肝细胞增殖介导肝再生和卵圆细胞增殖介导肝再生两种不同大鼠肝再生模型肝切除术后肝再生指数和肝再生度变化的情况.方法 SD 大鼠随机分为2组:肝细胞增殖介导肝再生模型组(PH),卵圆细胞增殖介导肝再生模型组(2AAF/PH).计算两组模型肝切除术后4d、8 d、12 d、16 d、20 d残肝肝再生度及肝再生指数.结果 两组肝再生度、肝再生指数均在第4天明显升高,12天左右达到高峰,超过再生总量的2/3以上,至20天基本达到原肝重.在4 d、8 d、12 d天同一时间点内,PH组肝再生度比2AAF/PH组高(P<0.05),而到16 d时,2AAF/PH组肝再生度则比PH组高(P<0.05).在4 d、8 d天同一时间点内,PH组肝再生指数比2AAF/PH组高(P<0.05).在12 d、16 d、20 d同一时间点内,两组肝再生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肝再生度与肝再生指数是评价肝再生质量变化较直观和准确的指标,肝再生度在反映肝再生规律方面要比肝再生指数更准确.
推荐文章
不同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对大鼠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
肝切除
入肝血流阻断
肝再生
放射性活度
大鼠
肝切除术后肝脏再生的研究进展
肝切除术
肝再生
肝细胞
干细胞
基于Gd-EOB-DTPA增强MRI对肝切除术后残肝再生特征的研究
Gd-EOB-DTPA增强MRI
肝癌
肝切除术
肝再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种肝再生模型肝切除术后肝再生指数和肝再生度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再生 肝切除术 肝再生度 肝再生指数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8-170
页数 分类号 R657.3
字数 27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976X.2012.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浩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 16 46 5.0 5.0
2 杨永光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 21 85 5.0 8.0
3 李明意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 42 140 6.0 8.0
4 林满洲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 11 45 4.0 5.0
5 刘国华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 16 41 4.0 5.0
6 张谷裕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 8 19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再生
肝切除术
肝再生度
肝再生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双月刊
1009-976X
44-1510/R
大16开
广州市沿江西路107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4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