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灾疫一旦发生,就面临重建。灾疫后重建,涉及物理和精神两个领域,因而其重建必要接受符合全球生态化的和可持续生存式发展要求的伦理引导与规训。具体论之,当代灾疫后重建应接受"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之伦理理念指导,以灾疫民人人安居乐业为现实生活目标,以灾疫区生境化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为社会发展目标。基此双重要求,当代灾疫后重建必须遵循民权原则、生生原则和协调原则,将重建环境生境和家园精神体系作为可持续生存式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全面引导灾疫民学会感恩,学会敬畏,学会善待一切和珍视一切。前者是灾疫后重建的首要社会方法,后者是灾疫后重建的基本社会方法。
推荐文章
晚清50年江苏省疫灾的特征与社会成因初探
晚清50年
江苏省疫灾
环境史
我国灾后社会救助制度研究
抗灾救灾
社会救助
救助制度
灾疫伦理研究的姿态·公理·原则
灾疫伦理学
灾疫伦理公理
普遍平等
全面公正
共生互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风险社会灾疫后重建的社会伦理思考
来源期刊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灾疫 伦理 重建 以人为本 生命至上 生态文明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6
页数 7页 分类号 B82-05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代兴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260 410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灾疫
伦理
重建
以人为本
生命至上
生态文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4-1869
15-1063/C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科学路3号
出版文献量(篇)
448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