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对3种藻类生物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筛选出适于实验室藻类生物量测定的方法,为实验室提供更准确、便捷的分析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3种方法测定7份藻液的藻类生物量.铜绿微囊藻细胞计数采用细胞计数法、叶绿素a含量测定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后测定分光光度;改良分光光度法先通过超声破碎藻细胞,然后通过波长扫描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并以此波长进行吸光度测量.结果 改良分光光度法在超声破碎5 min后藻细胞便被完全破碎,破碎后溶液的最大吸收峰在672 nm处.通过统计学分析,利用藻细胞计数法、叶绿素a含量测定法、改良分光光度法测定的藻类生物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细胞计数法与改良分光光度法的相关系数r=0.9991;细胞计数法与叶绿素a含量测定法的相关系数r=0.9991;叶绿素a含量测定法和改良分光光度法的相关系数r=0.9998.结论 利用实验室建立的改良分光光度法进行铜绿微囊藻生物量的测定,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人为误差小,可以用于水中藻类生物量的测定.
推荐文章
海草附生藻类生物量的主要影响因子
海草
附生藻类
摄食作用
营养盐
水流
高山森林三种细根分解初期微生物生物量动态
冻融季节
细根分解
微生物生物量
高山森林
测定潜流人工湿地根系生物量的新方法
新方法
生物量
分布
网柱
潜流人工湿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种藻类生物量测定方法比较
来源期刊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生物量 改良分光光度法 叶绿素 细胞计数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试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0-351
页数 2页 分类号 X703.1
字数 166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尹静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天津市环境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38 366 12.0 18.0
2 杨忠委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天津市环境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8 27 3.0 5.0
3 王华然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天津市环境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12 82 5.0 9.0
4 孙欣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天津市环境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11 88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绿微囊藻
生物量
改良分光光度法
叶绿素
细胞计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月刊
1001-5248
12-1198/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大理道1号
18-10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67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79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