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医临床诊疗中,不同的医师在辨证标准、选方用药、用法用量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主要采用西药的思路,中药新药的疗效特点不显著,中成药的使用十分混乱,极大地影响了中医药的声誉、学科的严肃性、临床疗效的客观评价和创新发展.为此,作者提出以疾病为主线、证候为核心、症状为重点,病-证-症结合的思路,研究建立行业公认统一、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不断完善的中医临床诊疗规范,以此为基础研究开发病证症结合、满足临床需求的系列中药新药,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
推荐文章
试论中药配伍与中医阴阳学说
中药配伍
阴阳学说
组方
关于中药七情与配伍禁忌的思考
七情
相畏
相杀
十八反
十九畏
中药配伍雷公藤减毒作用的进展研究
雷公藤
减毒作用
进展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论中药配伍研究的方法与实践
来源期刊 中药与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医临床 诊疗规范 中药新药 思路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名家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0
页数 分类号 R2
字数 567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成 309 2724 26.0 3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10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医临床
诊疗规范
中药新药
思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与临床
双月刊
1674-926X
51-1723/R
16开
成都市下汪家拐街19号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6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