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在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60例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试验组,A组)和30例正常人肠系膜动脉标本(对照组,B组).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分为软斑组(A1,n=20)、混合斑块组(A2,n=20)、硬斑组(A3,n=20).分别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标本中AP-1亚单位c-Ju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反映AP-1的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斑块组和对照组血清中MIF水平.结果 (1)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c-Jun mRNA及蛋白较对照组表达上调(P<0.05),A1组较A3组表达显著升高(P<0.05),A2组与A1组和A3组分别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斑块组比健康对照组血清中MIF的含量显著增高(P<0.05);A1组较A3组含量显著增高(P<0.05),A2组与A1组和A3组分别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在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MIF浓度与c-Jun表达水平明显呈正相关(r=0.759,P<0.01).结论AP-1和MIF与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稳定性显著相关,其可能作为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情况及斑块稳定性的一个指标.AP-1表达量与MIF浓度越高,斑块不稳定性越高.
推荐文章
皮肤自发荧光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研究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皮肤自发荧光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糖尿病
年龄增长
针刺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
颈动脉斑块
针刺
辛伐他汀
Lp-PLA2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探讨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激活蛋白-1、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与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研究
来源期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激活蛋白-1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经验总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2-77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3.4
字数 378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2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激活蛋白-1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月刊
1003-2754
22-1137/R
大16开
长春市新民大街519号
12-10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0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