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9年7月13日北京出现了一次罕见的有双“对流云线”现象的局地暴雨,对此记载并主要采用雷达资料四维变分同化系统(VDRAS)得到的分析场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槽、低层风场辐合的有利天气尺度背景下,在北京西南部与河北交界处,由于地形作用首先出现数个对流单体;同时由于北京城区南部存在伴随中尺度风场辐合的温度梯度带,为单条对流云线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因而出现了对流单体呈东东北-西西南走向线状排列的形态,单条对流云线形成.在出现单条对流云线后,强降水开始发生,对流云线两侧由于强降水产生的边界层冷池出流与环境场风场形成辐合,其中南侧出流与环境场的偏南风产生狭长辐合线,北侧出流与附近雷暴冷池及雷暴高压产生的西北气流产生辐合,同时这两条辐合线阻挡削弱了环境场对原对流云线的能量和水汽输送,从而原对流云线减弱消失,在其两侧新生出两条新的对流云线.在对流云线两侧冷池出流附近,如果环境场存在较强的温度梯度、湿度梯度以及风场辐合,则可以激发出走向与环境风场垂直相交的两条平行分布的对流云线.伴随较强垂直上升速度的边界层辐合线对对流风暴的新生有显著的动力学指示意义,时效约30~60 min.
推荐文章
2004年7月10日北京局地暴雨数值模拟分析
局地暴雨
中尺度数值模拟
MCS
敏感性试验
对流温度在局地热力对流云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北京
热力对流云
对流温度
对流凝结高度
对流层低层偏东风对北京局地暴雨的作用
对流层低层偏东风
形成机制
结构特征
北京局地暴雨
广西夏季对流云降水特征分析
对流云
降水
雷达资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具有“双对流云线”特征的北京局地暴雨初步分析
来源期刊 热带气象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动力气象学 局地暴雨 雷达资料同化反演 对流云线 边界层辐合线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3-887
页数 分类号 P433
字数 106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965.2012.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明轩 38 1187 20.0 34.0
2 王迎春 34 1159 21.0 34.0
3 崔晓鹏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40 533 14.0 22.0
4 张文龙 26 323 11.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8)
共引文献  (508)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35)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3(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4(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5(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6(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力气象学
局地暴雨
雷达资料同化反演
对流云线
边界层辐合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气象学报
双月刊
1004-4965
44-1326/P
大16开
广州市福今路6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5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78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