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新型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瘢痕的效果.方法:50例成熟瘢痕患者,包括31例痤疮疤痕,19例外伤或手术疤痕.均采用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进行功率为70~90Watt 的滑动式或定点式治疗,每4周治疗一次,共治疗2~5 次,通过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统一衡量标准对比来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成熟瘢痕表现为身体各部位分布形状不规则形状皮肤组织凹陷或轻度增生.通过临床指标评分,5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2%.疗效显著18例(36%),有效22例(44%),轻微改善11例(22%),无效9例(18%).结论: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能显著改善成熟瘢痕的色泽、质地和凸凹程度,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成熟瘢痕的有效方法.
推荐文章
射频等离子体球化处理氢化钕铁硼粉末
射频等离子体
氢化钕铁硼
球化
数值模拟
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结合透皮给药系统治疗增生性瘢痕
微等离子技术
透皮给药
增生性瘢痕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成熟瘢痕50例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激光生物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瘢痕 射频 等离子体
年,卷(期) 2012,(5)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47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22
字数 26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146.2012.05.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宁 8 49 4.0 7.0
2 赵小忠 13 92 5.0 9.0
3 富秋涛 5 33 3.0 5.0
4 刘延囡 3 26 2.0 3.0
5 张婉霞 3 24 2.0 3.0
6 曲丽娜 2 20 1.0 2.0
7 张晓清 1 2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瘢痕
射频
等离子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激光生物学报
双月刊
1007-7146
43-1264/Q
16开
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42-19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5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6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