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免疫复合物所致疼痛模型与甲醛致炎性疼痛模型的大鼠疼痛行为、局部炎症反应及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在不同模型不同部位的表达,探讨免疫复合物所致疼痛的病理机制.方法 成年SD清洁级大鼠1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甲醛组及免疫复合物组,每组5只.分别在大鼠右后足底注入20 μL PBS、甲醛及免疫复合物.于30 min、1h、2h、4h、8h、12 h测定疼痛行为.并于12 h后采血、取大鼠局部皮肤及脊髓测定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表达.结果 疼痛行为变化:在甲醛致炎后大鼠立刻出现明显的自发痛,疼痛阈值明显下降,注射足高度肿胀并于1h达高峰后逐渐缓解.免疫复合物组的疼痛阈值低峰在4h后,并持续至8h后逐渐缓解,注射足肿胀不明显.皮肤及脊髓的MIF表达在甲醛组明显增加(P<0.05),在免疫复合物组中无明显改变.结论 MIF参与炎症性疼痛病理过程,但无证据参与免疫复合物所致疼痛.抗原抗体复合物所致疼痛与甲醛炎性痛病理机制有一定区别.
推荐文章
免疫复合物致痛与甲醛致痛大鼠疼痛行为的比较
炎症性疼痛
免疫相关疼痛
特异性抗原复合物
p38 MAPK通路
布比卡因对大鼠炎性疼痛模型中脊髓胶质细胞的影响
布比卡因
炎性疼痛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脊髓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肠缺血再灌注致ARDS中的表达及意义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大鼠, 肠缺血再灌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鞘内注射氯胺酮对甲醛炎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蛋白激酶C表达的影响
氯胺酮
鞘内注射
蛋白激酶C
脊髓背角
疼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免疫复合物致疼痛与甲醛致炎性痛的大鼠模型比较及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在两组模型中的表达
来源期刊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炎性疼痛 免疫复合物相关疼痛 大鼠模型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4
页数 分类号 Q95-33|R392-33
字数 26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4847.2012.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荣亨 123 1701 20.0 35.0
2 吴锐 4 21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炎性疼痛
免疫复合物相关疼痛
大鼠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双月刊
1005-4847
11-2986/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0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63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