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党领导人民经过照搬苏联模式、追求理想社会主义模式的曲折,最终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一、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选择与认识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苏联模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如何建设一个新社会,怎样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于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且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中国来说是个全新课题.同时,国际上,美国对共产党政权采取不承认和敌视态度.整个帝国主义世界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政策.因此,新中国不但不可能从帝国主义国家得到任何援助,朝鲜战争爆发后,甚至连基本的对外贸易往来都十分困难.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和战后为独立而斗争的国家同情新中国,只有苏联能够援助中国,这种援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向中国提供了20亿美元的贷款,1万多名技术人员,援助中国156项工程,并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正如毛泽东所讲,"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
推荐文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初探
新中国成立以来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规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对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建构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文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
人的全面发展
论十八大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与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模式与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模式
成功经验
现代化建设
共产党领导
以人为本
资本利益
人民利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选择
来源期刊 北京党史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博士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3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党史
双月刊
1008-1798
11-3950/D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6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6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