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水分是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建设的主要限制因素,而陡坡的水分条件差,导致坡面上水分空间差异的微地形成为陡坡坡面植被恢复的关键因素。利用三维激光扫描全站仪实测陕西省吴起县合家沟流域的地形参数,以Arc GIS 9.2为平台,对切沟、浅沟、缓台、塌陷和陡坎5种微地形在陡坡坡面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陡坡坡面微地形占坡面面积比例介于18%~30%,平均为23.13%;各类微地形占坡面面积比例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切沟8.44%、缓台6.66%、浅沟5.00%、陡坎1.53%、塌陷1.52%;坡面坡向和坡面坡度是影响浅沟、切沟和塌陷占坡面面积比例的主要地形要素,陡坎占坡面面积比例主要受坡面坡度的影响,而坡面坡向与坡面坡度对缓台占坡面面积比例均没有明显的影响;不同坡向陡坡微地形占坡面面积比例大小顺序为: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塌陷、浅沟和切沟占坡面面积比例为阳坡和半阳坡大于半阴坡和阴坡;陡坎、浅沟和切沟占坡面面积比例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小、塌陷占坡面面积比例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
推荐文章
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系统主要类型及其模式设计
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类型
模式设计
基于不同精度DEM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指标提取误差分析
数字高程模型
地形指标
误差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黄土丘陵沟壑区微地形对土壤水分及生物量的影响
黄土丘陵沟壑区
微地形
土壤水分
生物量
延安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质灾害易发性浅析
黄土丘陵沟壑
地形地貌
坡体结构
地质灾害
易发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丘陵沟壑区陡坡微地形分布研究
来源期刊 干旱区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丘陵沟壑区 陡坡 微地形 坡面面积 黄土高原
年,卷(期) 2012,(6)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过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3-1088
页数 分类号 S15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清科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35 2933 29.0 50.0
2 赵磊磊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 327 9.0 12.0
3 邝高明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3 227 8.0 13.0
4 常存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78 4.0 5.0
5 郑学良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 57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0)
共引文献  (202)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38)
二级引证文献  (84)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8(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2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2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9(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丘陵沟壑区
陡坡
微地形
坡面面积
黄土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干旱区研究
双月刊
1001-4675
65-1095/X
大16开
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58-3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1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70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