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中国,医院的经费来源即所谓的补偿机制主要有三种:财政拨款、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收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投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重逐年减少,一些大医院只占到几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目前这个比例全国平均不足10%。由于医疗服务定价明显偏低,医生的技术劳务价值没有得到应有体现,使得医院仅靠医疗服务收费根本不能弥补经营成本。因此政策上允许医院以15%的药品进销差价来弥补亏空,这就是通常所讲的“以药补医”的补偿机制。
推荐文章
医疗机构服务认证体系的构建
服务质量
服务认证
服务认证体系
浅谈基层医疗机构财务管理
基层医疗机构
财务管理
预算编制
民营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质量探讨
民营医疗机构
临床检验
质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医疗机构为何冷落廉价药?
来源期刊 医院领导决策参考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医疗机构 廉价药 医院总收入 医疗服务收入 技术劳务价值 医疗服务收费 药品进销差价 补偿机制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19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恒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35 315 10.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医疗机构
廉价药
医院总收入
医疗服务收入
技术劳务价值
医疗服务收费
药品进销差价
补偿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院领导决策参考
半月刊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18号3-2-13
出版文献量(篇)
413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