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建立双工质循环发电系统的计算模型和理论分析系统热力过程,对双工质循环发电系统中蒸发器的最佳蒸发温度以及蒸发器和凝汽器的最佳端部温差进行了优化选择.计算结果表明,最佳蒸发温度除与热水初温和冷凝温度有关外,也与端部温差有关,并随之增加而减少.在热水初温130℃及冷凝温度48℃下,得到蒸发器及凝汽器的端部温差优化值均为6℃,对应的最佳蒸发温度为87℃.
推荐文章
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系统热力性能比较
闪蒸-双工质联合发电
工质选择
最佳闪蒸温度
热效率
?效率
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多目标参数优化
有机朗肯循环
参数优化
发电系统
基于实验误差修正模型的闪蒸-双工质联合地热发电系统分析
地热发电
闪蒸-双工质系统
稳定性
热力学
模型
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变工况运行的实验研究
有机朗肯循环
冷热源
变工况
实验验证
(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双工质循环发电系统换热器温度参数选择的研究
来源期刊 太阳能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最佳蒸发温度 端部温差 每t热水净发电量 每kW所需的传热面积
年,卷(期) 201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7
页数 分类号 TK529
字数 26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254-0096.2012.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伟斌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52 471 11.0 19.0
2 龚宇烈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39 190 8.0 11.0
3 骆超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16 85 5.0 8.0
7 吴治坚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4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最佳蒸发温度
端部温差
每t热水净发电量
每kW所需的传热面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阳能学报
月刊
0254-0096
11-2082/TK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3号
2-16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6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778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