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论文采用20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对粒径在75μm以下的石松子粉的粉尘爆炸下限浓度、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随粉尘浓度的变化规律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松子粉粉尘爆炸下限浓度在20~40g/m3之间,在粉尘浓度相对较低的60~500g/m3时,粉尘的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随着粉尘浓度的提高而急速上升,在浓度为500g/m3时达到最大,此时最大爆炸压力为0.69 MPa,爆炸指数为17.20 MPa·m/s;继续增加粉尘浓度,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值;并判定石松子粉粉尘爆炸危险性分级为Ⅰ级.
推荐文章
石松子粉尘爆炸危险性及抑爆研究?
石松子粉
粉尘爆炸
着火温度
爆炸压力
爆炸指数
抑爆
爆炸压力积聚工况下石松子粉尘爆炸火焰传播特性
压力积聚
粉尘爆炸
火焰结构
火焰传播速度
石松子粉最小点火能试验研究
石松子粉
哈特曼管
最小点火能
点火延时
喷粉压力
甲烷/石松子两相混合体系爆炸强度参数
粉尘爆炸
气/粉尘两相体系
爆炸强度
甲烷
石松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石松子粉粉尘爆炸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爆破器材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石松子粉 粉尘爆炸 爆炸下限浓度 最大爆炸压力 爆炸指数
年,卷(期) 2012,(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理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8
页数 分类号 X932
字数 26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8352.2012.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峰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34 241 8.0 15.0
3 张建新 6 134 5.0 6.0
6 曹卫国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11 146 7.0 11.0
7 黄丽媛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5 81 4.0 5.0
8 秋珊珊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6 40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6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54)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松子粉
粉尘爆炸
爆炸下限浓度
最大爆炸压力
爆炸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爆破器材
双月刊
1001-8352
32-1163/TJ
大16开
南京孝陵卫200号《爆破器材》编辑部
28-131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0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92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