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雾灵山低山区为研究区域,研究了板栗、玉米、玉米和板栗间种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含水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同一海拔高度玉米和板栗间作方式下0~20 cm、20 cm-40 cm以及40 cm~60 cm三个层次的土壤水分含量均高于单种板栗和单种玉米的土地利用类型,山地坡底土壤不同剖面层次水分含量均高于坡顶和坡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受地形、植物郁闭度等因素的影响.
推荐文章
雾灵山低山区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土壤理化性质
土地利用
雾灵山
喀斯特坡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差异性研究
喀斯特
坡地
土地利用
土壤含水量
生态重建
辽西北沙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土壤学
沙地
土地利用方式
农林复合
水分
水土保持
荒漠草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时空特征
土壤水分
时空分异
土地利用类型
荒漠草原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雾灵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来源期刊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玉米 板栗 玉米和板栗间种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1
页数 分类号 S159
字数 24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9398.2012.04.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学东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44 363 10.0 17.0
2 王瑞璠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 10 2.0 2.0
3 刘洋洋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4 4 2.0 2.0
4 杨丹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4 7 2.0 2.0
5 张妍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3 60 2.0 3.0
6 徐亚辉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3 12 2.0 3.0
7 梁鸶琦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2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含水量
玉米
板栗
玉米和板栗间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4-9398
11-3189/N
16开
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
2-293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09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882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