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技术(AFM),系统地研究了由乙醇与多价离子(hexammine cobalt(Ⅲ)[Co(NH3)36+])协同作用导致的λ-DNA凝聚现象.单独测得3价Co(NH3)36+的临界凝聚浓度大约是10 μmol·L-1,乙醇的临界凝聚体积分数大约是15%.若3价离子[Co(NH3)36+]的浓度大于400 μmol·L 1时,可以观察到DNA的解凝聚现象.在DNA溶液中同时加入乙醇(体积分数12%)与Co(NH3)36+(8μmol·L-1),当其浓度各低于其临界值,也可观察到凝聚现象,说明乙醇与Co(NH3)36-对DNA的凝聚有协同作用,而且在协同作用下,可以观察到典型的圆环结构(toroids).利用电荷逆转与离子释放机制分析了观察到的解凝聚现象.
推荐文章
铁离子引起的DNA电荷逆转和凝聚
铁离子
DNA
电荷逆转
凝聚
DNA平衡离子凝聚的动态光散射分析*
电泳迁移率
平衡离子
动态光散射
DNA
二氯邻菲咯啉合钴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二氯邻菲咯啉合钴
DNA
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凝胶电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乙醇与三氯六氨络合钴协同作用导致的DNA凝聚
来源期刊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DNA凝聚 乙醇 三氯六氨络合钴 介电常数 圆环结构
年,卷(期) 2012,(4)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9-424
页数 6页 分类号 Q633
字数 365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5/j.issn.1008-9497.2012.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冉诗勇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1 39 4.0 5.0
2 王艳伟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5 43 4.0 5.0
3 杨光参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6 40 4.0 5.0
4 胡高铭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1 2 1.0 1.0
5 林瑜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3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DNA凝聚
乙醇
三氯六氨络合钴
介电常数
圆环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双月刊
1008-9497
33-1246/N
大16开
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浙江大学
32-36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5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44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