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的新方法,并从信息论的角度进行了性能分析.此方法通过合法接收者发送人工噪声来干扰窃听者信道,同时通过抵消技术使得自身不受人工噪声的影响.此方法无需信道信息的反馈,能够对抗多天线的窃听者,具有强的鲁棒性.此外基于地理位置信息提出了一种“保密区域”的新概念,此概念针对不同窃听者位置进行了遍历保密容量分析,可以作为物理层安全的评价标准和设计准则.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安全性能的提升较为明显,所提“保密区域”概念能够较好的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评估物理层安全性能.
推荐文章
基于人工噪声的中继网络物理层安全传输机制
物理层安全
协作中继系统
人工噪声
一种基于人工噪声的MISO相关信道物理层安全方法
多入单出
相关信道
物理层安全
人工噪声
安全容量
基于SDR平台的噪声聚合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无线电
无线物理层安全
噪声聚合
图像传输
通信接收机的相位噪声分析及改进措施
通信接收机
内部噪声
相位噪声
噪声谱密度
噪声频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接收机人工噪声的物理层安全技术及保密区域分析
来源期刊 信号处理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物理层安全 人工噪声 保密区域 地理位置
年,卷(期) 2012,(9)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4-1320
页数 分类号 TN911
字数 48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0530.2012.09.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急波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54 326 8.0 16.0
2 李为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9 41 4.0 6.0
3 熊春林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12 46 4.0 6.0
4 张晓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11 65 5.0 7.0
5 陈彬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12 63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37)
197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7)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物理层安全
人工噪声
保密区域
地理位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信号处理
月刊
1003-0530
11-2406/TN
大16开
北京鼓楼西大街41号
18-14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53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27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