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不对称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里"与"外"的不对称在形式和意义上都有其明显的表现。文中首先指出,二者的不对称源于其原型的不对称;其次,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词义分析理论,对二者在空间域的具体含义及其在时间、心理诸领域的隐喻投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其不对称的主要表现;最后作者分析了其不对称的认知合理性,指出这种不对称的形成有客观的物质基础,同时又受制于具体的民族文化环境。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再论汉语方位词“里”与“外”
来源期刊 国际汉语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不对称 词义分析 隐喻 投射
年,卷(期) 201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189
页数 8页 分类号 H14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健 4 3 1.0 1.0
2 沈丽芳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不对称
词义分析
隐喻
投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汉语学报
半年刊
16开
福建省厦门翔安区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26
论文1v1指导